香港,2025年10月30日 – 香港地球之友及香港金融發展局(金發局)將於2025年11月11日,聯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環境及生態局,在巴西貝倫舉行的第30次《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大會(COP30)「中國角」場內合辦題為「香港匯聚創新:共建韌性城市與全球綠色金融樞紐」的邊會論壇。當中,香港地球之友與金發局將第三次攜手於COP會議中舉辦邊會論壇,展現香港在全球綠色金融及氣候行動中的領導角色。
此次邊會論壇聚焦香港在綠色金融、能源轉型及氣候韌性城市建設中的創新實踐與成果,鞏固香港作為全球綠色金融樞紐的地位。香港地球之友主席葉廣濤先生表示:「香港地球之友很榮幸能再次與金發局攜手合作,透過此活動彰顯香港在推動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角色。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在應對氣候變遷、推動低碳經濟轉型及強化氣候韌性方面擁有獨特優勢與豐富經驗。我們希望藉助這個交流平台,分享香港的實踐成果,並在即將到來的COP30中,深化國際合作,共同邁向低碳經濟與可持續未來。」
香港引領綠色金融 推動全球低碳轉型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憑藉其獨特的「一國兩制」優勢,積極引導國際資本投資於優質環境項目,為區域及全球的綠色經濟轉型作出重要貢獻。香港特區政府將綠色金融及可持續發展列為重點工作,通過擴大本地綠色金融分類框架、促進轉型金融活動及加強金融科技能力,支持低碳經濟的長遠發展。
金發局行政總監區景麟博士表示:「在愈趨複雜的地緣政治形勢下,香港憑藉深厚的市場專業與穩健的公私營合作,進一步鞏固其作為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全球樞紐的地位。我們通過《香港可持續金融分類目錄》第二階段的推進,以及廣受市場認可的政府可持續債券計劃,配以綠色金融科技與人才培育的支援,全面擴展市場基建與能力。憑藉香港對接內地、聯通亞太的區域優勢,我們具備動員國際資本、推動創新融資工具及拓展全球夥伴合作的潛力,以實現切實可行的能源轉型路徑。」
跨界合作 展現綠色新思維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氣候司的指導下,本次「中國角」邊會論壇將匯聚來自政府、金融機構、產業界、學術界及民間組織的代表,共同探討綠色金融的創新工具與實踐,涵蓋綠色債券、綠色投資基金、能源轉型融資、碳信用交易等議題。
此次論壇上,香港地球之友與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亦將發布《全球典型城市綠色低碳透明度指數》(CGTI)。CGTI指數由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和公眾環境研究中心聯合編制,有關香港特區的指數評量部份則與香港地球之友合作開展。報告評估東京、紐約、倫敦、北京、上海、香港等全球30個典型城市,在環境、氣候、生態和發展四個關鍵維度的監測和信息公開透明度,旨在識別最佳實踐,促進城市間互相學習,提升生態環境和氣候治理能力,並展示香港及其他城市在綠色低碳發展中的進程。
展望COP30 共建韌性未來
由香港地球之友與金發局共同舉辦的邊會論壇部分,以「連接全球:推動綠色與可持續金融發展」為主題,將由香港地球之友副主席及中小企可持續發展學會創會會長連舜香女士主持。葉廣濤先生將致辭歡迎,並由區景麟博士發表主題演說,分享在推動轉型金融的進展與方向,以及香港在綠色金融領域的願景與實踐。
圓桌論壇討論環節將探討綠色金融的創新工具與能源轉型的實踐路徑,由香港中文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教授戴沛權教授主持,邀得多位重量級嘉賓參與,包括區景麟博士、渣打銀行巴西區行政總裁兼銀行業務主管 Germana Cruz 女士、德意志銀行首席可持續發展官Jörg Eigendorf先生及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系副教授徐袁教授。
透過COP30國際性平台,香港將深化與鄰近區域、「一帶一路」地區及國際社會的合作,推動資金與創新解決方案,應對全球氣候挑戰。香港地球之友及金發局亦期待通過此國際舞台,展示香港在氣候行動及綠色金融的領導力,與全球夥伴攜手共建韌性城市及可持續未來。
香港金融發展局收集閣下提供的個人資料,以便為您提供本局的服務。當您提供聯絡資料、勾選方框以及點擊「遞交」按鈕,即表示您已閱讀並明白及同意本局的私隱政策。請詳細閱讀及了解您擁有個人資料保密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