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發展局(金發局)今日(四月三十日)發表報告,題為「中國企業『走 出去』的機遇與香港的政策應對」,闡述中國企業進行海外投資和擴展業務的上 升趨勢,並就香港如何能把握這方面的機遇提出建議。
金發局主席史美倫表示:「香港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國際金融和商業中心,在 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可擔當關鍵的協調角色,從而受惠。此外,『一 帶一路』的戰略構思亦為『走出去』的趨勢注入動力。香港必須鞏固作為『超級 聯繫人』的角色,協助中國企業配合『走出去』的措施,擴展相關的市場。」
報告指出,香港一向是中國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的熱門平台,佔中國對外直接 投資總額的百分之五十以上。自中央政府於二零零零年提出中國企業「走出去」 的策略,駐港中國企業的數目不斷增加,截至二零一四年年底,公司數目已達 957 家。
因應內地新成立的自由貿易區推出多項政策優惠,以吸引金融機構進駐,並 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更多選擇,報告建議香港必須加強自身在首次公開招 股及融資平台的核心優勢,以及提升離岸人民幣業務及專業服務,維持香港作為 具備國外視野的企業首選的商業樞紐。
報告一共臚列了十六項建議。報告建議香港特區政府考慮提供更有利的稅務 環境,例如擴展雙重課稅寬免協議的網絡,以及為離岸私募基金和企業財資活動 提供較寬鬆稅務安排;便利中國企業以內地資產進行海外融資;簡化對香港商業 銀行在內地業務的監管要求;吸引大型國有企業到香港上市及營運;加強在內地 推廣香港高質素的專業服務;鼓勵中國企業在港設立專屬自保公司;以及吸納各 地專才和加強本地人才的培訓,以強化人才庫。
此外,報告歸納了香港金融服務從業員有關內地監管的意見,並提出中央政 府可以考慮簡化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相關審批程序;修訂有關法規,如「10 號文」,以便利中國企業以紅籌股方式進行境外上市;檢視國有股上市減持/轉 持的安排;放寬H股增發、發行優先股及可換股債券的監管;降低由於資產轉讓 引致的內地資本增值稅;簡化換滙手續;落實職業經理人制的試點計劃;以及定 向放寬對民營企業的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