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發展局(金發局)今日(六月十八日)發表一份題為《定位香港為國際 首選的首次公開招股中心》的研究報告。
報告指出,香港擁有健全的法律制度,亦鄰近內地及亞洲其他高速發展的經 濟體,更是國際投資者和資金的匯聚之處,故能成為領先的全球股本融資中心。 然而,業界相信,除了吸引中國內地高質素的公司外,香港亦可透過提升香港的 首次公開招股平台,進一步吸引其他國際優質企業來港籌集資金。
金發局主席史美倫表示︰「我們認同政府、監管機構及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 限公司(港交所)多年來努力不懈尋求途徑,以招徠更多高質素的海外公司來港 上市,令本港市場不斷擴展和邁向國際化。」
「報告亦循此方向就香港首次公開招股市場,列舉了多個業界認為應考慮詳 加檢討,並可予改進的主要範疇。」
史美倫補充:「我們相信報告的意見有助政府、監管機構、港交所及其他持 份者,聚焦在推動香港成為企業首選的上市和集資中心方面的工作。」
報告亦提及過去多年來,多家從事礦業、零售及高端消費等行業的海外公司, 成功在香港聯合交易所首次公開招股。
為了吸引更多海外公司善用香港作為首次招股的平台,並關注到並非所有投 資者都能承受一些發行人的獨特風險,報告建議考慮適當分設不同市場類別,令 不同類型的投資者及發行人獲得較佳的配對,並在對股東提供適度保障的前提下 容許公司以不同法律架構上市,以配合股權及管理形式的革新,以及促使香港發 展成特定行業的股票發行中心。
報告亦指出作為中短期措施,監管機構或希望再評估公開存檔豁免(所謂「安 全港」)的範圍,在保障投資者的資訊透明度與海外發行人的機密之間取得平衡。 同時,加強跨境監管執法、簽訂避免雙重徵稅協定及提供渠道予股東尋求補償, 均可保障投資者在投資香港上市海外公司時的權益,從而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首選 的首次公開招股中心之地位。
報告亦歡迎當局就推行無紙證券市場制度的立法進度,認為能利便有關司法 管轄區發行人來港上市,亦可提高本地股票市場的整體效率。
另外,報告所提及的程序性議題包括建議檢討整體香港新股上市流程、進一 步改進和完善交收周期和安排、回撥機制及對基石投資者的規管,以減少在釐定 發行價格時,可能出現扭曲的情況。
史美倫說:「我們明白報告提及的一些議題需要從長計議,集思廣益,才能 迎刃而解;其他則涉及程序問題,可望從速處理。」
她續說:「即將推行的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計劃將為香港股 票市場開拓新領域,因此香港有必要把握時機,進一步強化首次公開招股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