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與中國內地的獨特聯繫,是其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顯著特徵之一。香港作為進入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渠道,為國際投資者提供了廣泛的投資機會。隨著 2022 年接近尾聲,我們可回顧過去 12 個月在這方面取得的進展。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香港作為金融市場的樞紐,是一國兩制的有力例證。這一治理原則使香港特別行政區為國際投資者在內地投資提供極具吸引力的商業環境——包括其普通法法律體系、資本自由流動和英語作為官方語言。
2022 年香港與內地互聯互通最重要的發展,大概在國家主席習近平 7月訪港時發生。他在講話中表示,北京致力於落實一國兩制原則,從而確保香港能保留其國際金融中心的特徵。
深化聯繫
2022 年,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角色的基礎越趨穩固,其與內地金融市場的聯繫也越來越緊密。
當中最大的升級是滬港通,它將交易所買賣基金 (ETF) 添加到國際市場的北向投資者和內地南向投資者的可交易證券名單中。
這是滬港通自 2014 年推出以來最大的改進之一,因為它為國際投資者提供了被動投資世界第二大股票市場的機會,同時讓內地投資者涉足全新的離岸市場產品。
在引入 ETF 後的首數個月,滬港通交易量非常強勁。 8 月份港股通(南向交易)成交額達 82 億港元,較上月的 43 億港元增長 90.6%1。
展望未來,互聯互通將擴大並納入更多證券。例如,已宣布會開展的互換通(利率互換市場互聯互通合作)或將成為全球首個衍生品相互市場准入計劃,這將與債券通形成互補。國際投資者將能使用新渠道在內地進行人民幣利率掉期交易。
其他醞釀中的措施包括:把海外企業納入滬港通的南向通道。若落實有關安排,內地散戶投資者將首次能在港購買海外市場的股票,並可增加香港作為國際企業集資平台的吸引力,因為相關企業能受惠於內地龐大的資金池。
促進民間資本
香港的互聯互通不僅限於公開市場,隨著 18 項支持深港風險投資共同發展措施在9月份發布,私募基金市場獲得了全新的支持 2。綜合來看,這一系列措施為香港私募股權行業提供了優惠政策,同時促進深港互聯互通機制建設。
深圳前海管理局將支持符合條件的香港有限合夥基金(LPF)在前海設立合格投資實體開展境內投資,同時擴大外商投資股權投資管理企業(QFLP)計劃,以增加投資範圍並減少處理時間。
更廣泛地說,香港和前海將探索利用跨境監管沙盒機制,促進香港和深圳私募股權市場的聯動發展。
香港和深圳之間更緊密的合作將為兩地帶來協同效應。香港的國際金融地位與深圳充滿活力的新經濟生態系統相輔相成,對尋求風險投資的國際投資者極具吸引力。
更多互聯互通
展望2023 年,香港與內地之間的金融聯繫將會更趨緊密。近年來互聯互通的發展勢不可擋,債券通新增南向通道和理財通的推出就是明證。
當然,有關機制仍可促進更多跨境鏈接和包含更多資產類別。在未來 12 個月,我相信將有更多深化和擴大香港互聯互通的新發展可向大家匯報。
1HKEX